正规的股票平台却仍旧在食品安全上的农药残留问题出现超标
说起绿茶中的第一,绝大部分茶友很自然就会想起“西湖龙井”茶,而市面上认可度最高、卖得最好、最受茶界认同的,便是“狮峰牌”龙井了。
然而,最近生产“狮峰龙井”的这家茶企,却因为食品安全问题,被重罚了!在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官网上可以看到,浙江狮峰茶业有限公司生产农药残留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胎菊,违反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第三十四条的规定。
处罚结果是:被没收违法所得2030元并被罚款115000元。
这家公司是省属国企,浙江省供销社的主管企业,也是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。同时,它也是大众所熟知的生产“狮峰龙井”的那家头部茶企。
展开剩余80%这次爆出农药残留超标问题,虽然只是菊花茶而非其明星产品龙井茶,但是却仍然暴露出非常严峻的问题——身为顶部龙头茶企,坐拥“狮峰牌”龙井这样的全球知名商标 ,却仍旧在食品安全上的农药残留问题出现超标,可见茶叶农残问题,在市场上并非是个例存在。
茶友们经常调侃的“喝茶等于喝农药”,某种意义上来说,并非空穴来风。
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“狮峰牌”的持有者、浙江省茶叶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尚且如此,说明经即便是行业内的头部茶企,也可能在农残控制上“翻车”。
那么把茶作为日常饮用的你我,在茶叶安全饮用上,该怎么去尽量规避风险呢?
什么是茶叶农残?茶叶农残,就是字面上的意思。
是指茶叶在种植过程中因防治病虫害、除草等需求喷洒的农药,未完全降解而残留在茶叶中的化学物质。
根据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》(GB 2763-2021),我国对茶叶中的农残设定了多达500余项严格限值,涵盖吡虫啉、联苯菊酯、草甘膦等常见农药,以此来保证“茶杯上的安全”。
市面上的茶叶农残现状但是即便如此,农残超标仍非个例!
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食品安全抽检数据显示,全年茶叶及相关制品抽检不合格率为1.2%,其中农残超标占比就超过了60%。
究其原因,无非是部分人为追求产量,违规使用高毒、高残留农药,或者多次喷洒农药所致。
农残超标意味着什么?如果长期饮用农残超标的茶叶,会引起低剂量农残的长期摄入。
研究表明,部分农药,如拟除虫菊酯类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,影响激素水平,有机磷类农药残留可能损伤神经系统。
世界卫生组织(WHO)更是将部分茶叶农残列为“可能致癌物质”(2A类),长期暴露会增加人体的健康风险。
如何买到更安全的茶叶?第一,是优先选择“有认证”的茶叶。
绿色食品认证 要求农药使用符合“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”,允许使用低毒、低残留农药,且严格限制用量,农残检出率显著低于普通茶叶。 有机认证 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、化肥,依赖物理防治(如黄板诱虫)、生物农药(如苦参碱),农残几乎“零检出”(按GB/T 19630标准,有机茶不得检出任何禁用物质)。 地理标志产品 如西湖龙井、武夷岩茶等,产区通常有严格的种植规范,政府会定期抽检,农残控制相对严格。第二,是仔细观察干茶。
虫眼≠安全 有虫眼的茶叶仅说明曾受虫害,不代表未打农药——害虫在施药前后都有可能啃食叶片。 过于“干净”的茶叶 采用黄板等物理驱虫、或者控制农药周期杀虫,几乎都会有美观上的不足,若茶叶看起来“完美无缺”,那就有可能是过度修剪或滥用杀虫剂的结果。第三,是冲泡测试,可以进行辅助判断。
农残在安全范围的内茶叶,冲泡后茶汤透亮,香气自然。
如果茶汤浑浊、有刺鼻异味,则可能是农残或其他污染物超标。
此外,第一泡茶水可快速倒掉,即业内常说的“洗茶”。
喝前洗一遍茶,虽然无法完全去除农残,但是起码能减少表面附着的灰尘和一部分水溶性农药残留。
发布于:上海市欣旺配资-个人配资炒股-在线股票配资排名-关于股票配资最新情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香港配资炒股适合熟悉界面操作的老玩家
- 下一篇:没有了